“奎队以为主播在第二层,主播竟然在第九层!”
  “这波就很秀~”
  “想要多少极地冰虫,就给你多少,主播在大气层!”
  ……
  黄河总站5人得到一大运输箱的极地冰虫,还是活的。兴高采烈赶紧提着低温运输箱就走,生怕梁军后悔,抢他们的哩。
  梁军看着老奎他们无比亢奋激动的表情,还有防他防贼似的动作,忍不住对他们背影挥挥手。
  “奎队!前辈们!欢迎下回再来给我整自动化设备啊!”
  老奎这才回头,用古怪的眼神望了梁军,他望了好一会,猛地一拍大腿,吼道。
  “着道了!”
  对他们来说,工程自动化手艺,这是零成本。
  对于梁军来说,极地冰虫区域的采样,也是零成本。
  怎么看,梁军这波都不亏。
  黄河总站5人赶紧头也不回,逃也似的走了,还生怕梁军来追。
  网友们乐得哈哈大笑。
  梁军趁这时候,给粉丝们说了说北极昆虫。
  “极地冰虫啊,说白了就是一种不怕寒冷的蚯蚓科目。”
  “只要温度高于四摄氏度,冰虫细胞膜就溶化,细胞内的酶也化成一堆干草模样的黏稠物。”
  “但这种不怕寒冷,是很罕见的,是地球唯一一种不怕任何寒冷度的生物。也就是说,我们设想,外星球上,极地冰虫能不能存活。如果能存活,极地冰虫会不会在外星球,自我形成一套生态链?然后滋养更多的外星生物?”
  “这就是国际科学家对极地冰虫提出的外星球假设了。”
  有人问梁军,北极其他昆虫办不到吗?
  北极其他昆虫也不怕寒冷。
  梁军笑道。
  “这是不一样的。”
  “北极绝大多数的昆虫,在一年当中大约有9个月的时间身体都处在冷冻状态。它们存在于土壤里,和周围的物质冻在一起。”
  “我们知道,冰是一种晶体。但是,如果昆虫的身体结晶的话,就有可能扭断它的脉管从而破坏其机体。为了防止这一点,北极的昆虫们演化出了一种绝技。”
  “就是它们能够自动地将其细胞中的水分减少到最低限度,从而有效地避免结晶,度过漫长寒冷的冬天。”
  简单的说,其他北极昆虫度过寒冬极夜,靠着是“捱过”。但基地冰虫在寒冬极夜,活动自如。
  一个是忍着受着,一个是日常活动。
  这是不同的生活习性。
  网友们恍然大悟。
  “哦。”
  “哦!”
  “哦~”
  其实,他们没有一个人听懂。
  主播说的每一个字他们都懂,但连成一句话就是恍恍惚惚。
  农业大学昆虫系各大硕士,博士,一边看直播,一边埋头拼命记笔记。
  普利斯顿大学昆虫系各大副教授,埋头记录直播,眉头紧锁记笔记。
  牛筋大学昆虫系各大教授,蹙起眉头思考,时不时在论文上圈圈画画。
  ……
  全世界专家级教授都在看梁军的北极直播,并且,同时边看直播,边埋头疯狂打小抄。
  他们把梁军说的话,事无巨细都记录下来,然后眉头紧锁陷入思考,撰写成一篇又一篇实验论文。
  梁军在世界昆虫方向火了!
  成为基地昆虫领军级人物。
  国际各大专业,上课播放的ppt,都会用到梁军的剪辑视频,出现一个东方年轻人谈笑的画面。
  东方年轻人说话温文儒雅,极有东方传统的含蓄温和,但是,他说的每一句话,直击要害,让所有昆虫学研究人员,赞叹不已。
  东方风度!
  东方知识库,东方探索纬度!
  让他们惊叹,赞赏!
  <div style="text-align:center;">
  <script>read_xia();</script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