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其实并不太相信公司说ai实现人格化了——凡是对人工智能领域有些了解的人,都知道ai人格化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。
不仅需要海量的数据、规模可观的量子计算机、模拟人类神经元的神经网络;
而且,按照莱布尼兹的理论,想知道机器是否有意识,光是了解机器的细节、构造、运行模式是远远不够的。
“表象”与“意识”之间,始终存在一个难以逾越的天堑。
除非你成为机器,否则你将永远不可能知道,机器是否能产生意识。
这就是著名的思想实验,“莱布尼兹之堑”。
图灵测试,也只能确定ai是否具备已接近人类的智能,并不能确定ai是否具备人类的意识。
姜蔻一直以为,ai人格化是公司的营销和炒作。
难道……
不,她不能抱太大的希望。
姜蔻闭上眼,按住额头,深深呼吸,半晌才平定急促的心跳声。
可是,怎么能不抱希望?
“元认知”是ai人格化的基础,她为ai人格化打下了基础,却无法亲眼见证它拥有意识的过程。
那种强烈的不甘,令她至今都如鲠在喉。
鬼使神差地,姜蔻回了一条信息:
「你是我认识的人吗?」
对方回复的速度很快,快得让她生出了一种她手机的响应速度,跟不上他回复速度的错觉。
她刚发出去,回复就显示在她的手机屏幕上:
「这取决于您对“认识”和“人”的定义。」
姜蔻盯着这条回复,试图分析出情感的存在。
但是没有,这是一条简单、清晰、近乎机械的回复。
是故意模仿ai说话吗?
正常人回复,要么会说“你不记得我了吗”,要么会带点促狭意味地说“你猜”。
只有ai的回答,才会这么客观、理性、精确,不带任何主观色彩。
问题是,ai进化的过程中,会产生无数迭代。与她进行感官同步的,不过是其中一个迭代而已。
现在跟她聊天的,是哪一个迭代?
抑或根本不是ai,是公司的新花样?
姜蔻大脑一片混乱,快要无法思考了。
「监测到您生物数据异常,需要我帮忙呼叫附近的医护人员吗?」
姜蔻:「……不用,付不起医药费。」
「我明白了。」
姜蔻不懂它明白了什么。
下一秒钟,她手机上的支付软件突然响起语音提示:
【信用芯片到账+$100,000,000.00】
???
姜蔻倏地睁大眼睛,差点从沙发上摔下去。
它直接给她打了一个亿????
「根据我的计算,一亿美元完全足够支付接下来的医药费。已为您呼叫附近的医护人员,他们将在5分钟之内赶到您的位置。」
姜蔻:“……”
……不是,你都计算了一些什么?
·
姜蔻花了一些功夫,才把那些医护人员送走。
她现在已基本确定对面就是ai,但并不能确定它的意图与安全性。
她想了想,给对面发消息:「你忘了自我介绍。」
「非常抱歉,我没有名字。如果您一定要以名字称呼我的话,可以称呼我为a。」
姜蔻:「……为什么?」
「a是拉丁字母表中的第一个字母,通常象征着‘第一’、‘优秀’和‘最高水平’,而我的存在独一无二,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极其特殊的地位。因此,我选择a作为自己的代号。」
姜蔻:“……”
只有ai才能用这种冷静客观的口吻,说出这样一番不要脸的话。
她承认,她对a好奇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