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氏虽说从头到尾没怎么听明白,但不妨碍她知道叶嘉这是在安置那百亩良田。允安得了那么多好田,若是不搭理,就那么荒废了,当真是呕得慌。叶嘉这一点不浪费好东西的性子真真儿戳到了余氏的心坎上。余氏听说要种粮食,心里像是燃起了一团火,也充满了干劲:“这要是百亩田都拿来种粮食,只要不干旱洪涝,咱家是不是就不怕饿肚子了?”
“可不是?”叶嘉点点头,想到吴家那边没给准话又叹了口气,“不过这个秧苗是个事儿。”
余氏:“秧苗?”
“粮食跟后院种的那些瓜果蔬菜不同,咱已经被压在春耕的尾声。”
叶嘉于是将事情跟余氏详细解释了一番。
余氏一听粮食作物还得早早的育秧,心里也慌:“那这事儿不能光指着吴家来,若是吴家那边不给秧苗,咱这百亩的田难道就这么荒着?还得多问几家,凑一凑也是好的。”
这话叶嘉同意,她把这话说给余氏听就是这个意思:“娘这几日不忙就去镇上瓦市转转,若是遇上卖的,不管多少买下来再说。遇上好种子,也买下来。咱这些田若是种不了粮食,也得种点别的瓜果蔬菜,实在不济种些药材也是一项进项。”
说到这个,余氏倒是想起一桩事。本来想跟叶嘉报喜,但此时提出来倒也没几分喜意:“娘跟那老大夫东磨西磨的,总算是把梨花膏的方子给买下来。”
叶嘉听着心中一动,“这不是好事儿?”
“虽是好事,但梨花膏也不是那么容易制的。里头好几味药材呢……”
“不着急。”药方买下来就行,后续打开市场得一步步来,“咱这边当务之急是粮食种好。”
春耕的事情耽误不得,这事儿压在叶嘉心里惹得她夜里睡得不踏实,早上天没亮她就醒了。余氏昨儿听叶嘉那么一分析心里也放不下,叶嘉起来她人已经在院子里洗漱。左右这一屋子人都是早起的习性,叶四妹跟秋月早早在搬锅灶等东西上牛车去。
余氏招呼了铃铛照看家中小孩儿,跟着牛车去了瓦市。
叶嘉今儿是要在家中等吴家的消息,起了一个大早也没出门。等着一会儿孙老汉回来,再送张昌礼去田地里。她去做了一顿早饭,回来就在屋里算账。她不在的这几日作坊那边已经运行了,如今制得香胰子都是后头几个月的货,但成本是实打实地砸进去的。
且不说叶嘉这边等的焦心,余氏去了镇子上就在鹿砦跟前等着也有点坐立难安。
约莫是运气不好,今儿一早她进去转悠了好几圈都没碰上买秧苗的。一些不认得的种子倒是买了不少,但这些东西又不是粮食,买了也叫人心头不安。她不死心又使了钱叫人去打听,谁家有秧苗卖的,一时半会儿也没人给准话。
余氏在镇子上干巴巴地等了一上午,最后还是无功而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