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四妹那轻柔的嗓音在她耳边嘀嘀咕咕的说,闹得叶嘉耳根子都发痒。
好在叶嘉先前有早睡早起的习惯,这个时辰起倒也不算太困难,打两个滚就起来。
堂屋里头已经聚集了许多人,都是余氏请来热闹的吉利人,叽叽喳喳的热闹地说着话。微弱的灯光照进门缝,叶四妹已经穿好了衣裳打好水,拖着叶嘉赶紧下炕去洗漱。
上妆的事儿自然是余氏来弄。旁人说的再好听,余氏也不相信她们的手艺。
笑话!胭脂水粉都弄不明白的人如何会把妆容化好。
为了给叶嘉点这个妆,余氏还特意找人弄了一套点妆工具,自己弄淘米浆自制香粉。不晓得她怎么淘的,粉质细腻的很,竟然还听贴服:“我去瞧了胭脂铺子里的香粉,那些太差了,用着可能要烂脸的。虽说这个上妆易掉,但记着经常补妆便是了。”
叶嘉点点头,古时候的香粉似乎是含铅的,“就用这个。”
虽说这般由婆母来上妆确实有些不大合规矩,但两人是早已成了亲的,如今不过是补办。不合规矩便不合规矩了。
全福人进来,拿了个红木梳子给叶嘉梳了梳头发,说了些吉利话。这些福气人余氏其实也不大熟,问了镇上人去请的。请过来单纯是为给两年轻人的婚事办得热闹些,给婚事多添点福气。
好些人挤在屋里,看着梳妆台前坐着的叶嘉就忍不住夸赞。那好听的话是不要钱地往外说。
大喜的日子,这些好话叶嘉自然是照单全收的。
这年头乡下也没热闹,难得有喜事儿自然是凑在一处都不乐意走。余氏的手很巧,上妆弄出来的效果看得人一阵惊叹。太繁复的发髻乡下妇人不会盘,她手指轻轻巧巧便能穿出来穿出去挽好。也是这时候也是才看到炕上一个包袱。打开来,里头一个镶了东珠的凤冠。
如今条件不好,余氏只来得及绣一套嫁衣,凤冠可没找人打。此时盯着凤冠愣半天,摊开的包袱里头还有一件精美的嫁衣上,上头振翅欲飞的凤凰被灯火照着栩栩如生。
乡下妇人们也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好看的嫁衣,一个个也不管手干不干净就想伸手去摸。
摸的不客气了,被一只手不客气地拍开了。叶五妹不知何时从灶房那边赶过来,一眼看到有那不规矩的手在嫁衣抠抠拽拽的。
她虽不懂,但也是有眼力见的人。这衣裳一看就值大钱。毕竟这上头的珍珠比她的眼珠子都大。叶五妹可太清楚这些乡下妇人。一个没看紧,指定就有人趁人不注意抠下一个珍珠揣回去。她是清楚余氏熬了二十多日缝嫁衣的事儿,护着衣裳就拿眼睛去看余氏。
也是到了如今,余氏才晓得周憬琛在外头花了人情找人另做了一套嫁衣,比她缝制的那件要精美得多。